培養好EQ,從家庭起步
楊秀萍
(分享於親潮104期,105年12月出刊)
在大手鬆開小手的那一刻,初來乍到的小一新生,旁若無人的哭喊起來,吵著要爸媽陪伴,焦急的父母連哄帶騙,才看到孩子半推半就進入教室,淚眼含花的目送家長離開……,這是每年九月學期初常見的場景。
轉換到陌生的環境時,有些孩子因缺乏安全感而焦慮,加上孩子天生氣質各異,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強度。情緒程度強者顯現出大哭、暈眩、腹痛甚至行為退化,程度輕者則出現摳手、咬指甲、扭動口鼻、不斷捲動下襬等行為表徵,這些都是孩子釋放的焦慮訊號。情緒生而有之,感覺沒有對錯,但情緒反應和情境的對應是否恰當,應如何自我調節、妥善管理情緒,正是情緒教育的核心,也是從小到大,從家庭、學校甚至出社會後,都要持續的練習。爸爸媽媽在家裡和孩子互動時多留意孩子的情緒,對促進孩子的情緒覺察和管控能力,裨益良多。
再忙,也要空出親子的精心時刻
曾與家長分享「親子互動三三三」,鼓勵家長每日擁抱孩子三秒鐘、陪伴三十分鐘、週三不加班,目的是為了騰出專屬於親子的精心時刻。這段親子時光不帶有具體目的,有別於指導孩子課業或從事旅遊活動,而是純粹聚焦在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想法,讓陪伴更精緻化。善用上放學途中、吃飯時、睡覺前,陪伴時適時的沉默聆聽,搭配拋磚引玉的提問、鼓勵回應和正向肯定,把握生活點點滴滴的時機,會更有成效。
研究顯示,父母的陪伴如果太少,孩子長大後不易與人建立親密關係,且父母的陪伴和孩子情緒穩定度、學習態度呈現高度正相關。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,值得家長更重視。